泰勒级数为什么不可以展开?

这个问题要在复数下才能认识清楚。

之前写了两篇关于复数的文章了:

其中提到复数的发现是源于解一元三次方程:

其实在我们学习路径上,一般也不会碰到解一元三次方程的问题,真正引起我对复数思考的是:

泰勒级数展开的问题(关于这个问题,之前写过“使用泰勒公式进行估算时,在不同点有啥区别?”,更初级、更详细一些,感兴趣可以看下)。

1 泰勒级数展开
1.1

我们知道的麦克劳林级数(即点的泰勒级数)为:

取前面三项(用表示取了前三项)就可以在周围近似

取的项数越多(注意看下图中的),对的近似就越好:

时,麦克劳林级数可以无限逼近于,这些是泰勒级数的基本概念,这里不再赘述。

1.2

这个函数:

它的麦克劳林级数为:

随着增大,麦克劳林级数会无限逼近之间的

这样的结果还是比较好理解,因为有两个无穷间断点:

而它的麦克劳林级数是连续函数,自然没有办法跨越这两个间断点,所以的麦克劳林级数的完整写法是:

即在区间才有效,超出这个范围,麦克劳林级数就没法逼近了:

因为左右距离展开点都是

所以也说在点处,此泰勒级数的

1.3

而这个函数:

它的麦克劳林级数为:

随着增大,麦克劳林级数:

努力地在扩大近似的范围,但依然被局限在的阴影内,所以麦克劳林级数的完整写法应该是:

可是这又没有什么间断点,为什么会这样?

2 复数域的真相

直到有一天,把:

的定义域从实数域变到复数域:

然后作出这个函数的图像(因为自变量和函数都是二维的,本来要画出来需要四维空间,下图只画了的实部):

用垂直于实轴的平面去切这个函数:

可以看到,交线即是

而用垂直于虚轴的平面去切这个函数,交线即是

这两个函数原来是一个复数域函数的不同部分(乘以就相当于旋转):

让我们尝试这么来演示,作用在虚轴上(在三维图中很难看清楚细节,让我们将它旋转来表示),收敛半径为

自变量旋转得到的就是,同时收敛半径也跟着旋转:

所以的泰勒级数(下图中绿色的曲线)被钳制在这个范围内(这里的“所以”可能有点突兀,不过此处只是为了给一个直观,具体的证明可以参见维基百科):

自变量是可以任意旋转的,因此收敛半径旋转后会得到一个。维基百科上有幅图画的很清楚,图中白色的圆圈就是收敛圆(虚轴、实轴各自的泰勒级数也画在图上了):

3 复数,让我们大开眼界

这个问题点亮了我,让我认识到,只知道实数,就好像生活在二维空间中的纸片人:

突然发现有一个黑点在草地上忽大忽小的闪烁,纸片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去解释:

如果切换到三维视角去的话,问题就很简单了,原来是一个三维的球体穿过二维平面:

而这种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视角,正是复数。

(关于的泰勒级数的神秘现象,早就被柯西大神注意到了,也是他证明了收敛圆的存在。)

关注马同学
马同学高等数学
微信公众号:matongxue3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