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比率谬误是我们常犯的认知错误,下面重新来研究一下怎么对付它。
回忆下之前的问题,已知某种疾病在人群中有
这个问题之前已经解决了,首先,已知的是“这种手段有
据此,求出“被诊断出有病了之后真的有病的概率”为:
我们的样本空间是10000人,而这里两个概率:
分母都不到10000人,所以它们都是局部概率,也就说都是条件概率。
“
要求的“被诊断出有病了之后真的有病的概率”指的是,检测有病的条件下,真的患病,即:
所以:
通过上面的分析知道了,条件给出的是
那这就是简单的乘法问题了:
这就是
在诊断问题中,已知检测的正确率有
而求出来的“被诊断出有病了之后真的有病的概率”为:
之前说过,差别这么大在于基本比率悬殊,也就是所有人中患者只占了
两者的比例就是所谓的基本比率。
现实中,我们会对检测出有病的人群进行复查,复查后如果依然显示有病,那么真正患病的概率为多少?
对第一次检测出有病的人再进行检测的话,其中有 15.5% 是真正有病的,这里面 90% 还会被检测为有病;另外 84.5 % 是没病的,其中 10% 的人会被检测为有病,所以:
代入公式可得:
现在正确率大大提高了,还不放心可以再复查一次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