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方差分析和F分布?

2020年初,整个世界遭受了新冠病毒地袭击,直到今天人类还没有走出阴霾。抗疫前线的医学专家们日以继夜地工作,同时进行着多种药物的临床试验。那么怎么判断哪一种药物效果更好呢?这就要说到一百年前问世的方差分析。

1 费希尔的简介

罗纳德·艾尔默·费希尔爵士(英语:Sir Ronald Aylmer Fisher,1890-1962,),英国统计学家、演化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。现代统计学与现代进化论的奠基者之一。安德斯·哈尔德称他是“一位几乎独自建立现代统计科学的天才”:

本文下面要讲到的方差分析、F分布,都是费希尔的贡献,这些统计方法可以说完全改变了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。

2 耙粪堆

费希尔有着惊人的数学才能,他在1912年获得剑桥大学的数学学位的同时,还斩获了当年剑桥大学的“牧人”头衔,这需要通过一系列难度极高的口头和书面的数学考试,每年都只有一两位学生可以成为“牧人”,有的年份甚至无人可以荣膺。和黎曼类似,在他的一些重要论文,他认为其中很多数学结论非常显而易见,不屑于证明。后来由瑞典数学家哈拉尔德·克拉梅尔等数学家进行了梳理、补充和证明,才逐渐扩充成为了现代统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1919年,罗森斯得农业实验站的主任约翰·拉塞尔爵士发出了邀请,希望费希尔来查看下该实验站历年收集的数据中到底藏有什么秘密(下图是罗森斯得农业实验站):

由于种种原因,费希尔的生活并不顺利,看在一年1000英镑的份上,费希尔带着他的三个孩子、老婆和小姨子,来到了这个伦敦以北的农业地区,蹬上靴子,穿过农田,取出巨大库房中、堆积如山的、积累了90年的数据,开始了他所谓的“耙粪堆”的工作。

3 方差分析

罗森斯得农业实验站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,搞清楚施用不同的混合肥料,马铃薯的产量是否会不同。费希尔的做法是在农田中种上马铃薯,不同部分施用不同的混合肥料(下面是一个示意图,在同一块农田的不同排施用不同的肥料,然后插上牌子进行区分):

然后在收获后对数据进行采样,看不同实验组的产量是否不同。

3.1 两个问题

费希尔也知道,马铃薯不是什么工业产品,本身产量就会有波动,肯定不能说某个实验组产量多了就说该组施用的混合肥料有效果,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:

        (1)概率。马铃薯的产量本身具有随机性,比如说服从某正态分布:

根据该分布,产量在之间波动可能性较大,因此如果某实验组产量多了,并没有把握说混合肥料产生了效果(因为不可能知道所有马铃薯的产量,所以无法真正算出,也就不可能真正知道该正态分布,因此用虚线画出):

而产量在之上的波动可能性较小,因此如果某实验组产量多了,那么说明混合肥料可能真的产生了效果:

就此,费希尔设计了这个统计量,当组间方差较大的时候,说明发生了低概率事件,从而说明混合肥料可能真的产生了效果。

        (2)原因。马铃薯的产量如果是随机波动,那么应该是有增有减的。比如从某个实验组中采样得到五株马铃薯,记录每株的重量,得到五个点。算出该实验组的平均产量相对于增加了,并且五个点相对于有增有减,分散在的四周,这就说明重量变化是由于随机波动造成的:

如果某个实验组平均产量相对于还是只增加了,但组内所有的马铃薯植株上的产量都是增加,紧密的围绕在的附近,那么说明混合肥料可能真的产生了效果,造成组内所有马铃薯的重量都增加了:

就此,费希尔设计了这个统计量,当组内方差较小的时,说明该试验组的普遍增产(或减产),也说明混合肥料可能真的产生了效果(组间方差、组内方差这两个统计量接下来会进一步介绍)。

3.2 假设检验

综合上面两个问题,费希尔设计了一个假设检验(关于假设检验,可以参考这里):

  • 假设:混合肥料没有效果,也就是各个实验组的产量的均值相同
  • 检验:设计了这个统计量,当实验组得到的数据使得该统计量足够大时,那么就可以推翻上述假设,得到混合肥料有效果的结论

从抽样到计算完成该假设检验,就称为

4 实战

下面用具体的数据进行下实战讲解。假设有三组马铃薯,每组施用不同的肥料。在每组中各选五株,记录每株产出的马铃薯的重量,所得表格如下(下面的重量也是为了本文讲解设计的,不用较真):

根据上面表格,画出来的图像是这样的:

可以看出:

  • 发生了低概率事件,即组的样本均值远离
  • 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混合肥料导致,因为组内的重量紧密围绕在附近,这说明整体都增产了,而不是随机波动

所以是很有把握认为这三组产量不同,并且是由于混合肥料导致的。当然上面是定性分析,下面看看如何定量分析。

4.1 组间方差

首先需要知道发生了低概率事件,即是否有某组(在本例中是组)的样本均值远离。因为是没有办法真正知道的,实际计算时只能用所有样本的均值来代替(本例中就是15株马铃薯的均值),然后计算各个实验组的样本均值与的距离,累加起来就得到了组间方差:

忽略其中的常数(这些常数设置是一些数学原因,不影响本文的整体思路,感兴趣的可以看下教材和证明),可以看出,组间方差较大时说明发生了低概率事件。

4.2 组内方差

将各个实验组的方差加起来就得到了组内方差(其中也多了些常数,暂时可以不用管):

其中是各组内的某株马铃薯的重量。组内方差越小,说明各个实验组变换越一致,越有可能是由混合肥料导致的。

4.3 统计量构造

费希尔接着构造了这么一个统计量,它综合了“概率”和“原因”这两个角度。为了说明这点,我们又对之前的三组进行了多次实验,得到不同的组间方差、组内方差:

解读下:

  • 第一行,组间方差大,说明可能发生了低概率事件;组内方差小,说明组内变化可能一致。本文的例子算出来就是该行。那么有充分的理由相信,这三组中其中某组(也可能是某两组、某三组)的产量有所不同,并且这种不同很可能是由于混合肥料造成的
  • 第二行,组间方差一般大,组内方差也是一般大,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三组是不同的,保守一点,我们判断这三组是相同的
  • 第三行,组间方差足够小,说明可能没有发生低概率事件;组内方差足够大,说明可能组内的变化不一样。那么还是保守地判断这三组是相同的

可见统计量越大,那么三组不同的可能性越大。那具体要大到什么程度,才有把握说三组是不同的呢?这就需要F分布进行最后的检验(F就是Fisher的首字母,所以你也可以称之为费希尔分布)。

4.4 F分布

可以证明,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(比如总体和样本都是正态分布),统计量是服从F分布的:

此时,当的值足够大,大到落入F分布的右边区域(也称为拒绝域)时,就有把握说三组是不同的:

至此就完成了假设检验,也就是完成了方差分析:

  • 假设:混合肥料没有效果,也就是各个实验组的样本均值相同
  • 检验:计算统计量的值,如果所得值落入F分布的拒绝域,那么就拒绝原假设,否则就接受
5 t检验

之前介绍过t检验,它和方差分析的区别在于,t检验是判断两组数据是否不同,而方差分析可以判断三组或者更多组数据是否存在不同。

从本文介绍可知,方差分析只是知道了这三组是否有差异,具体是到是哪组有差异,还需要别的统计方法。比如对这三组两两进行t检验。

6 写在最后

本文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方差分析的思想,很多数学细节没有深入,不过相信还是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快地学习相关知识。至于文章开头谈到的药物的临床试验,本质上和马铃薯的农业试验差不多,一样可以套用方差分析。

关注马同学
马同学高等数学
微信公众号:matongxue314